12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對汽車產業投資的目標、類型、方向做了明說,更是對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的多項具體內容做了明確的說明和規定,對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和協同監管也做了相應的要求和說明。該規定在趕在年內頒布,尤其是目錄資質、投資項目對象、投資項目內容、投資主體和項目監管等具體內容解讀、規定與說明對整個產業鏈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兑幎ā穼⒃?019年1月10日正式施行。
《規定》是新時期我國汽車產業投資管理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共分九章四十八條,涵蓋了產業投資方向、投資項目標準、項目備案管理、協同監管要求、產能監測預警等方方面面。相對于意見稿,有一些重要變化:
■ 汽車投資項目將全部由中央核準轉為地方備案管理;
■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300瓦時/公斤等要求取消;
■ 燃料電池新建或擴增項目取消具體技術指標要求
■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納入發展重點;
……
多年來,我國汽車行業一直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汽車投資雖然一直是熱門行業,但很多資本都未能得其門而入,《規定》全面取消汽車投資核準事項,轉為地方備案管理,無疑是為投資打開了方便之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規定》已基本實現對各類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全覆蓋,實施后可同步替代《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關于投資管理的有關內容和《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相關文件將按程序從2019年1月10日起予以修訂或廢止。對汽車投資的管理已經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此前,經國務院同意,《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中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及其余由省級政府核準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準管理,調整為地方備案管理。其中整車類投資項目由省級政府承擔管理責任。今后,想投資汽車項目經省級政府備案即可。
《規定》將執行嚴格的“誰投資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讓市場在汽車產業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讓各參與主體公平競爭。這也是業內最期待發生的變化。不過,在全面開放之后,狼真的來了,也考驗既有企業的競爭力。
盡管《規定》取消了汽車投資項目核準,但是并不代表監管失序。發改委已經同步做好了汽車產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等數據的調查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各地、各企業的運行情況,建立了協同監管機制,健全監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備案管理之后加強監管,確保市場發展有序推進。
“以往全國的汽車項目必須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也就是說,過去是準入管理,現在相當于把入口打開了,只要能在市場中競爭,國家就允許去做,把權力交給市場,讓市場資源配置去發揮主要作用。汽車行業近幾年發展較快,形成了一個充分競爭的環境,現在整車制造廠和新能源制造廠達200多家,雖然企業可以申請進入,但能否活下來還要看自身具備的條件?!敝袊嚵魍▍f會副秘書長羅磊今日表示,雖然前期準入標準進一步放開了,降低了發改委審批門檻,但地方門檻也相應提高了,事后監管也會更加嚴格。這是需要具備先決條件的,即便能夠達到準入標準,后續發展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對于為何取消汽車投資項目核準,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布局基本完成,已形成數家大型企業集團主導汽車產業發展的格局,“骨干企業自主配置生產要素的能力顯著增強,繼續實施事前核準的必要性明顯降低”。
同時,新一輪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汽車產業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市場主體趨于多元,跨界融合特征明顯,需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繼續實施事前核準已難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此外,“汽車產業多頭管理問題突出,事前許可繁多,行政效率低下,企業負擔較重,社會反映強烈?!?
早在2018年9月,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年勇就曾公開表示,汽車產業投資管理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順應產業發展大勢,提高資本配置效率,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將發揮規范管理的作用,在堅持簡單放權,深化改革的同時,嚴格產業投資項目管理標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新規對目前在市場上活躍度很高的造車新勢力的影響頗大。當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幾乎都是電動汽車,一些企業已經獲得生產資質,一些沒有生產資質的造車新勢力則依靠傳統車企為其代工?!镀嚠a業投資管理規定》提升電動汽車的準入門檻后,這些造車新勢力的壓力明顯增大,獲得生產資質的難度增大。此外,之前的入局者如果不能滿足條件,也面臨被清退的危險。
新規對項目的建設規模和產品提出了相關要求,乘用車不低于10 萬輛,商用車不低于5000 輛。而項目建成投產后,只生產自有注冊商標和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在產品方面,要求純電動汽車持續研發能力,在已有研發機構基礎上,建立產品信息數據庫,提升產品概念設計、試制試裝、試驗檢測和整車運行狀態監控等能力,研制的產品主要技術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此外,還對股東方面提出了要求,主要股東股權高于三分之一的,自有資金和融資能力也需要滿足一定條件。
“前置審批變成了事后備案,即便生產資質重啟,產品達不到相關要求也上不了目錄?!绷_磊對記者表示,一些造車企業已通過收購方式購買了生產資質,這類企業的產品更容易上目錄?!安粌H是造車企業,所有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很多企業會被淘汰出局?!?
動力電池項目取消300Wh/kg的能量密度限制
與此前公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相比,《規定》在動力電池投資方面取消了“能量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應不低于300Wh/kg,系統比能量應不低于220Wh/kg”的要求?!兑幎ā穼⒂?019年1月10日起施行。
三個取消
在新建車用動力電池單體/系統企業投資項目中:
取消一:能量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應不低于300Wh/kg,系統比能量應不低于220Wh/kg;
取消二:功率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快充倍率應不低于8C,循環2000次后剩余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5%;功率型車用動力電池系統快充倍率應不低于5C,循環1500次后剩余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5%;
取消三:項目所在省份上兩個年度車用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兩個調整
針對現有車用動力電池企業擴能項目:
調整一:《意見稿》中“企業上兩個年度車用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且產品生產及應用未發生安全事故”的要求,在《規定》中被調整為“企業上兩個年度車用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均不低于80%。”
調整二:《意見稿》中“項目應配套建設車用動力電池回收體系”的要求,調整為“企業法人承擔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生產者責任,項目配套建設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
動力電池新建、擴增項目要求
《規定》要求,新建車用動力電池單體/系統企業投資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企業法人已建立車用動力電池產品研發機構,擁有專業研發團隊,具有相關研發經歷。單體企業應掌握材料等方面核心技術研發和試驗驗證能力,系統企業應掌握電池管理及熱管理系統等方面核心技術研發和試驗驗證能力;
(二)擬建設的設施具有較高智能化水平,在廠房布置、生產線設計、智能裝備投入、數字化信息管理及生產環境控制、過程控制等方面能夠滿足智能制造的要求。單體項目生產工序應覆蓋電極制備、化成、單體裝配等工藝過程,系統項目應具備模組生產、系統裝配及測試等能力;
(三)產品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四)企業法人承擔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生產者責任,項目配套建設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
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出,應以安全、節能、環保為導向,加強安全運行管理與服務,取消對續駛里程、能量密度等細節要求,把產品技術的選擇權交給企業和市場。這一政策建議也與產業健康發展預期相符。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主任周波表示,自2014年至今,在相關政策引導下,我國動力電池技術更新迭代周期被大幅縮短,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幾乎半年一代,產品技術驗證周期被大幅縮短,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發改委根據現階段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研發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將有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
也有專家表示,在現有材料體系和技術水平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做到300Wh/kg仍存在較多風險,電池企業在設計和生產中,不能只強調某種性能,而要綜合考慮,尤其是安全性能。如果僅從遏制低端產能角度考慮,在制定政策時過度拔高要求,可能不利于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之前《意見稿》中的新建或擴增動力電池項目“能量型車用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應不低于300Wh/kg,系統比能量應不低于220Wh/kg”要求在業內引起的爭議最大,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家量產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能達到300Wh/kg指標。如果該要求不取消,未來一定時期內將影響國內動力電池項目的投資。
燃料電池新建或擴增項目取消具體技術指標要求
《規定》要求,新建車用燃料電池電堆/系統投資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企業法人已建立車用燃料電池產品研發機構,擁有專業研發團隊,具有相關研發經歷。燃料電池電堆企業應具備雙極板、膜電極等關鍵部件核心技術研發和試驗驗證能力。燃料電池系統企業應具備電堆控制系統等關鍵部件核心技術研發和試驗驗證能力;
(二)燃料電池電堆項目應建設雙極板、膜電極等關鍵部件和電堆組裝的生產能力。燃料電池系統項目應建設電堆控制系統等關鍵部件和電堆系統組裝的生產能力;
(三)產品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意見稿》中的“擬生產的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實車運行壽命,乘用車不小于5000小時,商用車不小于10000小時;低溫冷啟動能力能夠滿足零下25℃的需要。”也被取消!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納入發展重點
投資規定的投資項目分類中,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被歸入“其他投資項目”,和汽車發動機、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和車身總成等汽車零部件,專用汽車、掛車并列,而征求意見稿中并未提及汽車零部件再制造。
同時,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智能汽車領域、節能汽車領域和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的重點發展技術。投資規定在此基礎之上,新增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稱為五項“產業發展重點”。
投資規定稱,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重點發展高附加值零部件再制造技術和工藝,推動零部件舊件回收和再制造產品質量控制等能力建設。
根據發改委2008年發布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管理辦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是指把舊汽車零部件通過拆解、清洗、檢測分類、再制造加工或升級改造、裝配、再檢測等工序后恢復到像原產品一樣的技術性能和產品質量的批量化制造過程。
【附:發改委解答及全文】
(原文下載請點擊“閱讀原文”,到發改委官方網站下載)
2018年1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就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背景情況解答部分略)
問:《規定》有哪些特點?
答:《規定》作為新時期我國汽車產業投資管理的綜合性政策文件,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深化投資改革,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重要契機,全面取消實施多年的汽車投資項目核準事項,全部轉為地方備案管理,推動汽車產業投資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
二是突出政策導向,作為國家產業政策,引導企業順應產業發展大勢,圍繞優化產能布局、突破核心技術、開展戰略合作,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夯實監管責任,堅持誰投資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在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同時,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部門防范盲目建設、引導產業有序發展的責任。
四是實現全面覆蓋,政策規定對燃油汽車、純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等產品種類,投資導向、建設條件、監督管理等相關領域,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環節,實現全覆蓋、無死角。
五是方便操作實施,盡量使用可量化可檢查的指標明確各類投資項目管理要求,盡可能避免定性描述,為文件發布后貫徹執行創造條件。
問:《規定》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加強汽車產業投資方向引導,優化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能布局,明確產業鼓勵發展的重點領域。
二是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明確禁止建設的燃油汽車投資項目范圍,嚴格新增燃油汽車產能投資項目的準入條件。
三是積極引導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提高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的條件,明確對投資主體、技術水平、項目所在區域的要求。
四是加強關鍵零部件等投資項目管理,明確發動機、車用動力電池、燃料電池、車身總成、專用汽車和掛車等投資項目的條件。
五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和各級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建立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加強違規項目查處和問責。
六是完善產能監測與預警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資,提升對汽車投資項目管理服務能力。
問:為什么考慮取消汽車投資項目核準?
答:近年來,我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對汽車產業投資管理政策持續進行調整完善,已大幅度下放投資核準權限?!兑幎ā烦雠_前,實施核準管理的汽車投資項目還有3類,分別是:由國務院負責核準的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負責核準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由省級政府負責核準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實行核準的其余項目。
實施汽車產業投資項目核準的初衷是,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推動產業集聚高效發展。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布局基本完成,已形成數家大型企業集團主導汽車產業發展的格局,骨干企業自主配置生產要素的能力顯著增強,繼續實施事前核準的必要性明顯降低。與此同時,新一輪產業變革正蓬勃興起,汽車產業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市場主體趨于多元,跨界融合特征明顯,需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繼續實施事前核準已難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此外,汽車產業多頭管理問題突出,事前許可繁多,行政效率低下,企業負擔較重,社會反映強烈。
取消汽車投資項目核準事項,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又是主動適應新一輪產業變革、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的客觀要求,能夠為地方和企業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有哪些部署?
答:首先,在取消汽車投資項目核準事項的同時,明確了各類汽車投資項目的準入標準,為開展事中事后監管提供了基本依據。
其次,同步做好了汽車產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等數據的調查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各地、各企業的運行情況,為汽車投資項目實施備案管理創造了條件。
第三,要求企業通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報送項目有關信息,并對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為有關部門和地方實施監管提供了第一手信息資料。
第四,各級發展改革委將與規劃、國土、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及行業管理部門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對查實的違規項目給予撤銷備案,同時實施聯合懲戒。
第五,建立健全監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不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或者監督不力的單位,給予約談、通報,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在整改到位前暫停備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依規給予問責、處理。
問:《規定》與現行政策的銜接如何考慮?
答:關于取消汽車投資項目核準事項。經報國務院同意,《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中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及其余由省級政府核準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準管理,調整為地方備案管理。其中整車類投資項目由省級政府承擔管理責任。暫不修改《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中有關規定,待將來修訂目錄時一并調整。我委在發布實施《規定》時已對國務院相關要求作了具體明確。
關于《規定》與現行汽車投資管理相關政策的關系?!兑幎ā芬鸦緦崿F對各類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全覆蓋,實施后可同步替代《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關于投資管理的有關內容和《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相關文件將按程序予以修訂或廢止。此外,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有專門規定的,從其規定。
具體全文如下(原文下載請點擊“閱讀原文”,到發改委官方網站下載):